《专业视角》:“数字化风控”方兴未艾

《专业视角》:“数字化风控”方兴未艾

问题与挑战

​“数字化风控”做法百花齐放,难以“复制”成功经验

​数年喧嚣之后,“大数据”在企业中的应用已渐入佳境,进入快速发展期。各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,业务运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系统,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,并在财务、营销、供应链、采购等领域积极挖掘“大数据”中的价值。

在这个背景下,各企业的风控职能(如风险管理、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等角色的简单统称)也在大数据时代捕捉到了新的价值空间。在过去的几年中,风控职能在“管数字风险”和“用数字说话”两方面积极发力。即一方面着力于管控伴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,如开展信息系统战略规划、信息安全、数据质量乃至大规模数字化投资中的风险管理和审计活动;另一方面,也在积极思考如何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,应用“数字化风控”的理念、工具和方法,来努力提升风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。

部分企业在探索中获得一些成功,搭建了“风险预警”、“智慧审计”及“事中监控”等体系。但当其他企业在参考其做法的时候,也会发现一个尴尬——这些领先企业的成功并不容易复制!各企业风险不同、数据基础不同、“数字化风控”应用的领域不同、使用的工具不同、实现的预期价值不同、服务对象和场景不同……甚至相同行业、状况类似的两个企业,在开展同一种“数字化风控”工作的时候,也都产生了不同的效果。面对如此众多的不同,企业应如何搭建并开展适用于自己的“数字化风控”呢?

点击“下载”阅读全文。

Loading...